14字成语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鲁迅《经验》:“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拜别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
-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 《南齐书·刘悛传》
-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便不怕了。”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欢喜不尽,暗说道:‘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