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悲伤的成语
-
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哀毁骨立
《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黯然销魂
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哀毁瘠立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
触目恸心
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
怆地呼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
楚囚相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
触目崩心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
触物伤情
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
捶胸跌脚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
捶胸跌足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
-
捶胸顿脚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夺眶而出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那忍住了半天的酸泪夺眶而出,再也止不住了。”
-
风木含悲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风木之悲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呼天抢地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
狐死兔泣
《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
-
狐兔之悲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呼天叩地
《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
-
乐极生悲
《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老泪纵横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唐·杜甫《羌村三首》
-
乐极生哀
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
乐极则悲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乐尽悲来
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
乐极悲来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
-
泪流满面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
鸟啼花怨
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
悼心失图
《左传·昭公七年》:“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临我丧,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
-
剖肝泣血
《后汉书·袁绍传》:“昼夜长吟,剖肝泣血。”
-
剖心泣血
清·陈天华《警世钟》:“故我剖心泣血,劝列位总要把从前的意见捐除。”
-
凄入肝脾
三国魏·繁休伯《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
泣下沾襟
《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
凄然泪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
抢地呼天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老板奶奶见媳妇已死,抢地呼天,哭个不了。”
-
情凄意切
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他那里肉跳心惊,你这里情凄意切。”
-
热泪盈眶
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
人琴俱亡
《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
人琴两亡
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
-
丧明之痛
《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
司马青衫
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痛入骨髓
《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兔死狐悲
《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
-
涕泗横流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
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吞声忍泪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
物伤其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
一悲一喜
《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
芝焚蕙叹
晋·陆机《叹逝赋》:“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
悲欢离合
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
悲喜交集
《晋书·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