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 暗弱无断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 按甲寝兵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拔树寻根比喻追究到底。
  • 拔宅上升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百代文宗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班荆道故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 背恩忘义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笔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彼倡此和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彼众我寡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髀里肉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 吹箫乞食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 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 苌弘碧血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 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按兵不动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 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 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 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 肝胆楚越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 季孟之间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假途灭虢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竭泽而渔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 安步当车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 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不自量力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 布衣黔首布衣: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黔首: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古代指一般百姓。
  • 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
  • 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短兵相接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 奉公守法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背道而驰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 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 逢人说项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 海角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 侯门如海侯门:旧指显贵人家;海:形容深。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
  •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 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韩海苏潮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 老妪能解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 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 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 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 钱可通神比喻金钱的魔力极大。
  • 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 安居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寒而栗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不合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巢毁卵破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 乘人之危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 大逆不道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 洞见症结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 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得不酬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 按图索骥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 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 餐风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露宿风餐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 真龙天子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
  •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 车载斗量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 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 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 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 负重致远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 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胡肥锺瘦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 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
  • 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 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 狼狈不堪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 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 乐不思蜀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 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 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暗箭伤人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 百丈竿头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东床坦腹指女婿。
  • 断齑画粥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 佛头着粪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 感恩图报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 好好先生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韩海苏潮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季常之癖宋朝人陈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醋性很大,陈很怕她。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
  •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 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 近水楼台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 闭门造车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