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成语
-
匪夷匪惠
《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
伯玉知非
《淮南子·原道训》:“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彩衣娱亲
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汉·刘向《列女传》
-
吹箫乞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
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
苌弘碧血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道听途说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董狐直笔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按兵不动
《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
二桃杀三士
《宴子春秋·谏下二十四》
-
分崩离析
《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分庭抗礼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肝胆楚越
《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
管鲍之交
《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
鸿鹄之志
《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囫囵吞枣
《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
季孟之间
《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
假途灭虢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
竭泽而渔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
尽善尽美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九原可作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
举一反三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九合一匡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轮扁斫轮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
捧心西子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西子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
-
千虑一得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秦晋之好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
秦欢晋爱
元·向贲《醉花阴》:“秦欢晋爱成吴越,料今生缘分拙。”
-
清静无为
唐·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
杀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杀妻求将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
升堂入室
《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事齐事楚
《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
死而无悔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亡戟得矛
《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
吴市吹箫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
吴头楚尾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
相惊伯有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研桑心计
汉·班固《答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
-
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叶公好龙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
衣裳之会
《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
一窍不通
《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
一字褒贬
晋·杜预《左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
易子而食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
优孟衣冠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楚庄五受到感动,封了孙叔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