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白鱼赤乌: 为祥瑞之兆。
- 白鱼登舟: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 沉鱼落雁: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 池鱼笼鸟: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 池鱼之殃: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 城门鱼殃: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 鸱张鱼烂: 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 池鱼林木: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 池鱼之虑: 指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 池鱼幕燕: 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 池鱼堂燕: 比喻无辜受祸。
- 池鱼之祸: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 丛雀渊鱼: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 得鱼忘筌: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 登木求鱼: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 鼎鱼幕燕: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 弹铗无鱼: 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
别鹤离鸾
比喻离散的夫妻。
- 惭凫企鹤: 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的长处。
- 骖鸾驭鹤: 驾驭鸾凤仙鹤。比喻成仙。
- 爱鹤失众: 比喻因小失大。
- 独鹤鸡群: 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 断鹤续凫: 断:截断;续:接;凫:野鸭。截断鹤的长腿去接续野鸭的短腿。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 断鹤继凫: 截短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办不成的事。
- 骀背鹤发: 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
- 焚琴煮鹤: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 凫胫鹤膝: 指事物各有长短。
- 焚琴鬻鹤: 犹焚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凤鸣鹤唳: 形容优美的声音。
- 凫短鹤长: 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齐。泛指馀缺不齐。
- 凫鹤从方: 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比喻顺其自然行事。
- 孤云野鹤: 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 龟鹤遐寿: 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
- 鹤发鸡皮: 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 鹤发童颜: 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 鹤立鸡群: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
伯劳飞燕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 处堂燕雀: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 池鱼幕燕: 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 池鱼堂燕: 比喻无辜受祸。
- 处堂燕鹊: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 鼎鱼幕燕: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 东劳西燕: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 釜鱼幕燕: 生活在锅里的鱼、筑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处境极不完全。
- 虎头燕颔: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 刀头燕尾: 比喻笔锋劲利。
- 旧燕归巢: 从前的燕子又飞回老窝。比喻游子喜归故里。
- 劳燕分飞: 劳:伯劳。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 来鸿去燕: 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 柳莺花燕: 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 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 幕燕鼎鱼: 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
- 幕燕釜鱼: 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同“幕燕鼎鱼”。
- 社燕秋鸿: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 兔丝燕麦: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坌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抢先动手。多用作谦词。同“笨鸟先飞”。
- 池鱼笼鸟: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 蚕丛鸟道: 指险绝的山路。
-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 飞鸟依人: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 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 高鸟尽,良弓藏: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 花香鸟语: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 鹄形鸟面: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 寒蝉僵鸟: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笼鸟池鱼: 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 笼鸟槛猿: 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 木干鸟栖: 指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比喻行事坚定不移。
- 鸟革翚飞: 革:鸟张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鸡。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旧时形容宫室华丽。
- 鸟尽弓藏: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 鸟面鹄形: 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
-
城狐社鼠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 董狐直笔: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董狐之笔: 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 篝火狐鸣: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 狗党狐群: 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同“狐群狗党”。
- 狗党狐朋: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同“狐朋狗党”。
- 狗走狐淫: 比喻卑劣淫乱。
- 狐死首丘: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狐死兔泣: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 狐兔之悲: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 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 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狐疑不决: 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 狐埋狐搰: 搰:挖掘。狐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把挖出来看看。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 狐朋狗友: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 狐凭鼠伏: 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 狐群狗党: 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狐鸣枭噪: 比喻小人气势嚣张。
- 狐鸣鱼书: 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 狐朋狗党: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
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蝶恋蜂狂: 指留恋繁花似锦的春光。
- 蜂虿有毒: 虿:蝎子一类的毒虫。比喻有些人物,地位虽低,但能害人,不可轻视。
- 蜂虿作于怀袖: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 蜂目豺声: 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 蜂屯蚁聚: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 蜂拥而来: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 蜂出泉流: 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时并作。
- 蜂合蚁聚: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蜂窠蚁穴: 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
- 蜂狂蝶乱: 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
- 蜂媒蝶使: 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 蜂识莺猜: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 蜂屯乌合: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蜂屯蚁附: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蜂腰削背: 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同“蜂腰猿背”。
- 蜂迷蝶猜: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 蜂腰猿背: 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
- 蜂迷蝶恋: 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同“蜂狂蝶乱”。
- 蜂营蚁队: 比喻乌合之众。
-
白蚁争穴
比喻竞逐名利。
- 蜂屯蚁聚: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 蜂合蚁聚: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蜂窠蚁穴: 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
- 蜂屯蚁附: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蜂营蚁队: 比喻乌合之众。
- 蜂趋蚁附: 比喻很多人迎合投靠。
- 蜂拥蚁聚: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蜂拥蚁屯: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蜂攒蚁集: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蜂攒蚁聚: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堤溃蚁穴: 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 堤溃蚁孔: 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 热锅上的蚂蚁: 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
- 热锅上蝼蚁: 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同“热锅上蚂蚁”。
- 热锅上蚂蚁: 比喻处境艰困、惶急不安的人。
- 如蚁慕膻: 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 鸱张蚁聚: 喻指如鸱嚣张,如蚁聚集。
- 先驱蝼蚁: 蝼蚁:蝼蛄和蚂蚁。自己先死埋葬地下,为别人驱除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超然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得意忘象: 指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 合眼摸象: 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 气象万千: 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 万象更新: 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 忘象得意: 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 象齿焚身: 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 象煞有介事: 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象牙之塔: 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 象箸玉杯: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 险象环生: 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 香象绝流: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同“香象渡河”。
- 象耕鸟耘: 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 拽象拖犀: 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
雏鹰展翅
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 饿虎饥鹰: 比喻凶残贪婪。
- 飞鹰走狗: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 放鹰逐犬: 指打猎。
- 飞鹰奔犬: 放出鹰和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同“飞鹰走狗”。
- 飞鹰走马: 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 飞鹰走犬: 指打猎游荡的生活。同“飞鹰走狗”。
- 饥鹰饿虎: 比喻凶残贪婪。
- 见兔放鹰: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 南鹞北鹰: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 犬牙鹰爪: 比喻善攫取的手段。
- 鹰击毛挚: 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 鹰瞵鹗视: 鹰、鹗:两种猛禽;瞵:眼光闪闪地看。形容用凶狠的目光盯视着。
- 鹰觑鹘望: 形容视觉敏锐。
- 鹰犬塞途: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 鹰视狼步: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 鹰扬虎视: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 鹰嘴鹞目: 形容外貌奸诈凶狠。
- 养鹰飏去: 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
- 雕心鹰爪: 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
标枝野鹿
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指太古时代。
- 铤鹿走险: 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 覆鹿寻蕉: 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 共挽鹿车: 挽: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 鸿案鹿车: 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
- 鹿车共挽: 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 鹿裘不完: 比喻检朴节俭。
- 鹿死不择音: 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 鹿走苏台: 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 鹿皮苍璧: 形容本末不相称。
- 鹿死不择荫: 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 鹿驯豕暴: 意指一会儿像鹿一样柔驯,一会儿像猪一样凶暴。形容狡诈。
- 秦失其鹿: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 权移马鹿: 指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 群雄逐鹿: 群雄:旧指许多有军事势力的人。逐鹿:比喻争夺帝王之位。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最高统治地位。
- 心头鹿撞: 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同“心头撞鹿”。
- 心头撞鹿: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 以鹿为马: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 獐麇马鹿: 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 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不龟手药
①使手不冻裂的药。②比喻微才薄技。
- 传龟袭紫: 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龟鹤遐寿: 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
- 龟龙鳞凤: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 龟龙片甲: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 龟冷支床: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 龟毛兔角: 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 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 龟厌不告: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 龟玉毁椟: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 诟龟呼天: 原意为占卜不吉,对占卜器具及天辱骂呼叫。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
- 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 金龟换酒: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 麟凤龟龙: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 不待蓍龟: 蓍龟:古时卜筮,用蓍草和龟甲,以卜吉凶。不用占卜就能决定。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
- 兔角龟毛: 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 无待蓍龟: 待:等待;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用以占卜。不等着用蓍草和龟甲占卜,而吉凶已经大白。表示事态发展显而易见。
- 悬龟系鱼: 指任高官显宦。
- 援鳖失龟: 比喻得不偿失。
- 凿龟数策: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非驴非马: 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 好心做了驴肝肺: 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 借坡下驴: 凭借有利的地势下驴。比喻利用有利条件行事。
- 驴唇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驴鸣犬吠: 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
- 驴前马后: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 驴心狗肺: 比喻人心凶狠恶毒。
- 驴唇马嘴: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 驴鸣狗吠: 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同“驴鸣犬吠”。
- 驴唇马觜: 指胡扯,瞎说。
- 驴年马月: 不可知的年月。
- 驴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
- 黔驴技穷: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 黔驴之计: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 骑驴风雪中: 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 骑驴索句: 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 骑驴吟灞上: 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 骑驴倒堕: 形容太平之世。
- 黔驴之技: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
蜂腰猿背
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
- 鹤唳猿声: 鹤鸣猿啼。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
- 狐媚猿攀: 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 鹤怨猿惊: 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 笼鸟槛猿: 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 鸟哭猿啼: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 亡猿祸木: 比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 心猿意马: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 猿鹤虫沙: 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猿穴坏山: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 猿悲鹤怨: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猿鹤沙虫: 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 猿惊鹤怨: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猿啼鹤唳: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猿啼鹤怨: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虫沙猿鹤: 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 穷猿奔林: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 穷猿投林: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 惊猿脱兔: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
飞熊入梦
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虎体熊腰: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 梦熊之喜: 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 熊罴入梦: 旧时用于祝人生子。
- 鱼与熊掌: 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 熊经鸟伸: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 熊经鸟引: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 熊据虎跱: 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 熊罴百万: 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 熊罴之士: 比喻勇士。
- 熊经鸱顾: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鸱之回顾。
- 熊韬豹略: 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
- 熊经鸟申: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 熊腰虎背: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画荻丸熊: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 熊心豹胆: 比喻非常胆大。
- 熊经鸟曳: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 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 九阍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
- 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
- 窥豹一斑: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 龙眉豹颈: 形容勇士的长相。
- 龙腾豹变: 比喻议论风发,能言善辩。
- 龙韬豹略: 指兵法。
- 龙骧豹变: 比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 一斑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 豹死留皮: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
- 龙肝豹胎: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 熊韬豹略: 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
- 以管窥豹: 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
- 狼虫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 熊心豹胆: 比喻非常胆大。
- 豹头环眼: 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
-
鹅毛大雪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 鹅行鸭步: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 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 鹅王择乳: 比喻择其上乘精华。
- 鸡声鹅斗: 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 鸡争鹅斗: 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 千里送鹅毛: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 水尽鹅飞: 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 水净鹅飞: 比喻人财两失,一无所有。亦比喻民穷财尽。
- 鸭步鹅行: 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 鸭行鹅步: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 摇鹅毛扇: 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以之比喻出谋画策。
- 千里鹅毛: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 千里寄鹅毛: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