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房的成语
-
爱屋及乌
《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
安宅正路
《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阿娇金屋
语出旧题汉·班固《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曾对姑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姑母之女)作妇,当以金屋贮之。”
-
暗室屋漏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至于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
-
拔宅上升
晋·王韶之《太清记·拔宅》:“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
-
白屋寒门
元 高文秀《琗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
比屋可封
《汉书·王莽传上》:“明圣之世,国多贤人,故唐虞之时,可彼屋而封。”
-
不愧屋漏
《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
比屋而封
《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
比屋连甍
晋·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庑万室。”
-
穿房入户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只有牙婆是穿房入户的,女眷们怕冷静时,十个九个倒要扳她来往。”
-
迭床架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叠床架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洞房花烛
北周·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
-
浮家泛宅
《新唐书·张志和传》:“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
-
发屋求狸
《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
泛宅浮家
宋·张元干《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词:“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江边鸥鹭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宋·陆游《书志》诗:“老身长子知无憾,泛宅浮家苦未能。”
-
房谋杜断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
分房减口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
杜断房谋
《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於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
丰屋蔀家
《易·丰》:“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王弼注:“既丰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虽窥其户,阒其无人,弃其所处,而自深藏也。”
-
丰屋之戒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
高门大屋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
隔屋撺椽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
-
海屋添筹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华屋秋墟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华屋山丘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海屋筹添
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汗牛充屋
清·方东树《〈切问斋文抄〉书后》:“非要非玄,而冗长并录,是《书》不止百篇,《诗》不止三百。非惟汗牛充屋,不能尽载,且适以罔道迷人。”
-
华屋丘墟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魂不守宅
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
金屋藏娇
汉·班固《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
建瓴高屋
南朝·梁·简文帝《弹棋谱序》:“观兵棋之式道,上异则博艺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
-
金屋娇娘
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蓦遇著这金屋娇娘,猛回头何方故乡?”
-
金屋之选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
金屋贮娇
东汉·班固《汉武故事》:“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
马上房子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登坛口授》:“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过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
茅屋采椽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
没屋架梁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偏要从家门首打墙脚起:诈害亲戚,侵占乡里,受投献,窝盗贼,无风起浪,没屋架梁。”
-
牵萝补屋
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
重床叠屋
周恩来《“七七”四年》:“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
-
润屋润身
《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
-
三班六房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
深宅大院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便待折摧了舞榭歌楼。”
-
生栋覆屋
《管子·形势》:“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