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式成语
-
犯而不校
《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攻其不备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攻其无备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攻无不克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
格杀弗论
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
-
更难仆数
《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
骇人听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
呼之欲出
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花里胡哨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里胡哨的。”
-
划一不二
《汉书·曹参传》:“萧何为法,讲若画一。”
-
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
糊里糊涂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积不相能
《后汉书·吴汉传》:“子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
鸡蛋里找骨头
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
慨当以慷
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脍炙人口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
克肩一心
语出《书·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孔传:“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
狼子野心
《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烈火烹油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
屡试不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迫上,屡试不爽。”
-
耐人寻味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其所作如《少府画障歌》、《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诸诗,句句字字追琢入妙,耐人寻味。”
-
耐人咀嚼
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一》:“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千虑一得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千虑一失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青云直上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
青霄直上
宋·刘克庄《送洪侍御》诗之一:“青霄直上云梯易,白首能坚铁壁难。”
-
人间重晚晴
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人生自古谁无死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
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深根蟠结
清·夏燮《中西纪事·管蠡一得》:“若其著名之窗口,则地方官之门印胥吏,无非其深根蟠结之党羽。”
-
神乎其技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1回:“他仅着这个法子去拐骗金银,又乐得人人甘心被他拐骗,这才是神乎其技呢!”
-
水火不辞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
死亡枕藉
朱自清《执政大屠杀记》:“那时前后都有枪弹,人多门狭,前面的枪又极近,死亡枕藉。”
-
死有余责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有余责。”
-
死有余诛
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其为尸素,死有余诛。”
-
痛定思痛
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桃之夭夭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
万人空巷
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
微乎其微
《尔雅·释训》:“式微式微者,微微微者也。”
-
为好成歉
明 冯梦龙《醒世通言》:“傍人怎知就里,见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嫌疑之际,被人谈论,可不为好成歉,反成一世英雄之玷?”
-
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未雨绸缪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
文以载道
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
无事生非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
无以复加
《左传·文公十七年》:“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汉书·王莽传下》:“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
无与伦比
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
无足轻重
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
无所措手
《宋史·韩琦传》:“迨置市易务,而小商细民,无所措手。”
-
无所错手足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