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成语
-
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斗酒只鸡
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
斗鸡走狗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病免居家,与阊里淝枕,相随行斗鸡走狗。”
-
独鹤鸡群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戴鸡佩豚
《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
斗鸡养狗
《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开赌场,斗鸡养狗,人不敢惹他。”
-
斗鸡走马
《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
斗鸡走犬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
范张鸡黍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
缚鸡之力
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
凤毛鸡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
狗盗鸡鸣
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
狗盗鸡啼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
鹤发鸡皮
北周·庾信《竹杖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
鹤立鸡群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淮南鸡犬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
鹤困鸡群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群,与侪众无异。”
-
鹤处鸡群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望而清风宛在,鹤处鸡群;近观而光彩射人,龙来洞口。”
-
鹤骨鸡肤
宋·王炎《病中书怀》诗:“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烂。”
-
鹤行鸡群
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
鸡虫得失
唐·杜甫《缚鸡行》诗:“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鸡蛋里找骨头
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
鸡鸣而起
《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
鸡飞蛋打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
鸡犬升天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
鸡鸣狗盗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
鸡飞狗走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
《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
鸡骨支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
鸡声鹅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鸡声鹅斗,叫别人笑话。”
-
鸡鸣戒旦
《诗经·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
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鸡尸牛从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鸡皮鹤发
北周·庾信《竹杖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
鸡犬不惊
宋·彭龟年《止堂集·一八·寿张京尹十首》:“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
鸡鹜相争
战国·楚·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
鸡犬不留
《三国志·荀彧传》:“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
鸡毛蒜皮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
鸡鹜争食
战国·楚·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
鸡犬不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鸡胸龟背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
鸡犬桑麻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
家鸡野鹜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
金鸡独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
-
金鸡消息
《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
-
鸡鸣起舞
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