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式成语
-
爱礼存羊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安坐待毙
明·李贽《焚书·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
按辔徐行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
拔刀相助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
拔苗助长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把臂入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安)道:豫章(谢鲲)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
拔树寻根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
拔宅上升
晋·王韶之《太清记·拔宅》:“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
-
百炼成钢
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
百思不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
摆袖却金
唐·韩愈《顺宗实录》:“执谊为翰林学士,受财为人求科第,夏卿不就应乃探囊中金以内夏卿袖,夏卿……摆袖引身而去。”
-
班师回朝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后主(刘禅)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
-
搬石砸脚
卧龙生《镖旗》第26回:“我说了怕你赌气,拂袖而去,那岂不自己搬石砸脚,得不偿失。”
-
备位充数
《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晏子春秋·谏下》:“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
背城借一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
奔走相告
《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
俾昼作夜
《诗经·大雅·荡》:“或号式呼,俾昼作夜。”
-
比肩并起
《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
彼倡此和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
闭户读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
闭门思过
《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
闭门投辖
《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
秉烛待旦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
秉烛夜游
《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炳烛夜游
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
秉笔直书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播糠眯目
《庄子·天运》:“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
拨草寻蛇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
博施济众
《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
拨云见日
《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
拔十失五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
把薪助火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
拔毛济世
语出《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
背暗投明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今将军既知顺逆,弃暗投明,俱是一殿之臣,何得又分彼此。”
-
逼良为娼
《文汇报》1989.5.28:“反映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
避难就易
《元史·文宗本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
避难趋易
见“避难就易”。
-
鞭擗向里
宋张栻《答胡季随书》:“近来士子肯向学者,亦时有之,但实作工夫耐久者极难得也。且是要鞭擗向里,如此下工,方自觉病痛多耳。”
-
鞭擗进里
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节奏》:“第三是生理学的假说……这种假说,是把心脏的鼓动和肺脏的呼吸,认为节奏之起源。这觉得很能鞭擗进里了。”
-
闭阁思过
《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
闭阁自责
《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
-
闭境自守
明·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叠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
-
避强击弱
见“避强击惰”。
-
放虎自卫
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
避重逐轻
见“避重就轻”。
-
避俗趋新
叶圣陶《未厌集·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趋新。”
-
拨云睹日
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
拨草瞻风
《五灯会元·云岩晟禅法嗣·洞山良价禅师》:“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
-
剥茧抽丝
朱光潜《艺文杂谈·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逐渐剥茧抽丝,披沙拣金。”
-
藏器待时
《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