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成语
-
白龙鱼服
汉·刘向《说苑·正谏》:“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
藏龙卧虎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车水马龙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成龙配套
老舍《正红旗下》:“姑母有成龙配套的衣裳与首饰,可就是不愿出借!”
-
乘龙佳婿
唐·徐坚《初学记·鳞介部》:“黄尚为司徒,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温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
乘龙快婿
《魏书·刘昞传》:“……昞遂奋衣来坐,神志肃然,曰:‘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瑀遂以女妻之。”
-
禅世雕龙
《后汉书·崔骃传赞》:“崔为文宗,世禅雕龙。”
-
乘龙配凤
柳琴戏《状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宫折桂,莫大还有乘龙配凤的好运么?”
-
打凤捞龙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
得婿如龙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
大水冲了龙王庙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
鼎成龙去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
鼎成龙升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
鼎湖龙去
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
二龙戏珠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
风从虎,云从龙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风虎云龙
《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
伏龙凤雏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
放龙入海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
飞龙在天
《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
飞龙乘云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龙蛇之材美之也。”
-
凤箫龙管
清·黄永《龙衣舟行》诗:“凤箫龙管穿云去,锦缆牙樯映日月。”
-
凤髓龙肝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
-
凤舞龙飞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
凤翥龙蟠
《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
凤翥龙骧
明·孙柚《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骧,燕友逢春,莺朋出谷。”
-
凤翥龙翔
明·张居正《陵寝纪》:“山趋水会,凤翥龙翔,信乾坤之……”
-
凤子龙孙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真个是凤子龙孙,遭着不幸,流落到这个地位。”
-
凤狂龙躁
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
-
凤楼龙阙
唐·韦庄《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诗:“洛岸秋晴夕照长,凤楼龙阙倚清光。”
-
凤附龙攀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
凤毛龙甲
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
凤骨龙姿
《云笈七签》卷四:“今视子之质,实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骨龙姿,脑色宝曜。”
-
凤表龙姿
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瞥然一见,凤表龙姿自出群,雌雄胜负隐然分。”
-
附凤攀龙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
龟龙鳞凤
《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
龟龙片甲
唐·张怀瓘《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
雕龙画凤
胡世香《巧取陈家寨》:“门上雕龙画凤,粉壁衬着红漆家具,分外耀眼。”
-
贯斗双龙
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善望气,见斗牛间常有紫气, 固命雷焕为丰城令访之。焕到县,掘狱屋基,得龙泉、太阿两宝剑,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死,失剑所在。焕死,焕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 [下续示例]
-
虎斗龙争
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
虎踞龙盘
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
虎穴龙潭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跳出这龙潭虎窟。”
-
画龙点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活龙活现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
鹤骨龙筋
宋·苏轼《孤山二咏·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
-
虎变龙蒸
明·汤显祖《紫钗记·节镇还朝》:“君侯膺归衮之期,贱子附迁莺着役。风期未远,存问非遥。虎变龙蒸,风云自爱。”
-
虎步龙行
《宋书·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