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成语
-
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蔼然可亲
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小江的性子,在家里虽然倔强,见了外面的朋友也还蔼然可亲。”
-
蔼然仁者
唐·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
爱国如家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晋书·刘聪传》:“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祐之如子。”
-
爱如己出
明·周辑《西湖二集·假邻女诞生真子》:“果然方氏爱如己出,抚养成人长大。”
-
爱如珍宝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申屠娘子,已是身怀六甲,到得十月满足……生个儿子,爱如珍宝。”
-
爱博而情不专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
爱民如子
《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
爱钱如命
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能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
暧昧之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
安堵如故
《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
-
安民告示
清·金念劬《避兵十日记》:“嘱两县速出安民告示,谕令店铺照常开张。”
-
安然如故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
-
安然无事
《野叟曝言》第三十二回:“四嫂不来聒噪,耳根清净,倒也安然无事,除非把你两家合成一家,我一个人就好照顾了。”
-
安然无恙
《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
安枕而卧
《史记·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
安身之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安身之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
鞍马劳顿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
黯然伤神
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黯然失色
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
黯然销魂
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暗昧之事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2回:“庞吉你乃堂堂国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
暗中摸索
唐·刘餗《隋唐嘉话》:“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刘孝绰)、沈(沈约)、谢(谢眺),暗中摸索者亦可识之。’”
-
昂藏七尺
明 汪廷讷《种玉记 奇术》:“天付昂藏七尺躯,寻章摘句懒攻儒。”
-
昂首天外
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
傲睨自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
傲然屹立
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
嗷嗷待哺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
傲睨得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
阿鼻地狱
语出《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
阿娇金屋
语出旧题汉·班固《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曾对姑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姑母之女)作妇,当以金屋贮之。”
-
碍难从命
《三打祝家庄》第一幕第一场:“你回去复李大官人,本当将时迁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贼党,碍难从命。”
-
鞍马劳倦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
鞍马劳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
岸谷之变
《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毛传:“言易位也。”郑玄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
-
按兵不举
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
黯然神伤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
黯然无色
清·郑燮《题画竹》:“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
-
昂昂自若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三士带剑立于殿下,昂昂自若。”
-
昂然直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
-
黯晦消沉
蒋智由《序》:“凡有绝大之战争,往往赖有雄伟之文,淋漓之诗歌,而后其印象日留于国民心目之间。否则,不数年间而黯晦消沉以尽。”
-
昂然自若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
昂头天外
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
按堵如故
《汉书·高帝纪上》:“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颜师古注:“应劭曰:‘按,按次第。堵,墙堵也。’言不迁动也。”
-
按图索骏
语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
暗室私心
明·陆采《明珠记·却婚》:“丈夫然诺重如山,暗室私心鬼神见。”
-
傲然挺立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八百孤寒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十四·岁暮怀人》:“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
-
八拜之交
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