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成语
-
拨草寻蛇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
春蚓秋蛇
《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
草蛇灰线
《花月痕》第五回回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
长蛇封豕
宋·李纲《召赴文字库祗候引对札子》:“长蛇封豕,蓄锐深谋,待时而发,其意不浅。”
-
春蛇秋蚓
明·宋濂《序》:“近世以来,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连翩。”
-
打草惊蛇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打蛇打七寸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
斗折蛇行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毒蛇猛兽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
飞鸟惊蛇
《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
封豕长蛇
《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
佛口蛇心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壮士解其腕。”
-
封豨修蛇
《淮南子·修务训》:“吴为封豨修蛇,蚕食上国。”
-
弓影杯蛇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
虎头蛇尾
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画蛇著足
唐·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
行行蛇蚓
《晋书·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
惊蛇入草
《宣和书谱·草书七》:“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
灵蛇之珠
《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龙鬼蛇神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说·铁崖先生杨维桢》:“所作古乐府辞,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
-
龙屈蛇伸
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
龙蛇飞舞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龙蛇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
龙头蛇尾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
笔走龙蛇
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
牛鬼蛇神
唐·李贺《李贺集序》:“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
强龙不压地头蛇
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
-
三蛇七鼠
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
-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
蛇头鼠眼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忽听见门声一响,早有一个蛇头鼠眼,满脸胡须,又矮又胖的丑汉子走进来。”
-
蛇蝎心肠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
蛇心佛口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
蛇食鲸吞
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铜陵、玉垒之区,狼顾鸱跱。”
-
蛇影杯弓
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
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
-
握蛇骑虎
《魏书·彭城王传》:“彦和手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
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
为蛇添足
明·王廷相《答何柏斋》:“此论为蛇添足,又岂自然而然之道哉?”
-
虚与委蛇
《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
枭蛇鬼怪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112》:“这即使是对头,是敌手,是枭蛇鬼怪,我都不问。”
-
养虺成蛇
《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
一龙一蛇
《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后汉书·冯衍传》:“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
一蛇两头
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
长虺成蛇
《洛阳伽蓝记·建中寺》:“养虎自啮,长虺成蛇。”
-
杯弓蛇影
《晋书·乐广传》记载有人作客饮酒,见酒杯里有条蛇,喝后吓得病了。后来知道这蛇原来是屋角上一张弓照在杯里的影子,他的病就好了。
-
杯影蛇弓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
杯蛇鬼车
《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
杯中蛇影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鸟兽》:“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