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3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
承前启后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
承上启下
宋·张炎《词源·制曲》:“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启下。”
-
出生入死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反败为胜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
大材小用
《后汉书·边让传》:“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
大街小巷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
大惊小怪
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
大同小异
《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东奔西走
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
东倒西歪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
东张西望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
古为今用
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顾此失彼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五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
好逸恶劳
《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
横七竖八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
虎头蛇尾
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化险为夷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化险为夷。”
-
欢天喜地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
积少成多
《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
街头巷尾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一:“问:‘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
今非昔比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
进退两难
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
惊天动地
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九死一生
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
开天辟地
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
苦尽甘来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
来龙去脉
明·吾邱瑞《运甓记·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块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
乐极生悲
《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里应外合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
-
南腔北调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
南辕北辙
《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
南征北战
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
内忧外患
《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
弄巧成拙
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
七上八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掐头去尾
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
前呼后拥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
-
前俯后仰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手臂一推一拉,腰肢前俯后仰,尖削的船头就切着浪水。”
-
前赴后继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
前仰后合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
前仆后继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
前因后果
《南齐书·高逸传论》:“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
-
惹事生非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六:“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
人情冷暖
唐·白居易《迁叟》诗:“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
弱肉强食
唐·韩愈《送浮屠文暢师序》:“弱之肉,强之食。”明·刘基《秦女体行》:“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
-
惹是生非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
人来人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
三长两短
明·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
上行下效
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旧唐书·贾曾传》:“上行下效,淫俗将成。”
-
生离死别
汉·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诗:“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死别长城,生离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