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语言的成语
-
半部论语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学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闭口不言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
博闻辩言
《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
不苟言笑
《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
不堪言状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
不可胜言
《史记·大宛列传》:“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
不可言宣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
不可言喻
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其术可以心得,不可言喻。”
-
不可同日而语
《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不可言状
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
不容分说
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
不言不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
不幸而言中
《孔子家语·辨物》:“赐不幸而言中,是赐多言。”
-
不言而谕
宋·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
-
不知所言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畅所欲言
明·李清《三垣笔记·崇桢》:“熊司副开元请对,意在攻周辅延儒,故请屏人,诸臣请退,皆允之,惟延儒等请退,则谕止之,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
-
沉静寡言
《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
陈言务去
唐·韩愈《与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
成事不说
《论语·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
出言不逊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
出言成章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
出言无状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
出言有章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
惨不忍言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
察言观行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
-
谗言佞语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
昌言无忌
清·汪琬《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昌言无忌,希赐裁答。”
-
长话短说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六回:“长话短说,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
-
陈言老套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
沉厚寡言
《旧五代史·梁书·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
沉毅寡言
《资治通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寡言,得众心。”
-
沉吟不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
-
沉重寡言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
沉重少言
《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
耻言人过
唐李华《御史中丞壁记》:“汉文好黄老,而公卿耻言人过。举盛德则仪形著矣,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
-
出处语默
语出《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
出言吐词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雍容之度。”
-
出言吐气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
-
出言吐语
《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
刍荛之言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二话不说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
创意造言
唐·李翱《答朱载言书》:“六经之词也,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
词言义正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大辩不言
《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
大言不惭
《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
谠言直声
唐·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元稹)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
道听途说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德言容功
《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杜绝言路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