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
案兵束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闭门思过
《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
不知所云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八面驶风
老舍《神拳》第三幕:“喝,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
不知所言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成败利钝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迟回观望
《清史稿·李森先传》:“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葛亮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
-
淡泊明志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方寸已乱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
伏龙凤雏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
负阻不宾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
肝心若裂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
苟全性命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固壁清野
《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
汉贼不两立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
虎踞龙盘
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
集思广益
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
计日而待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积功兴业
《意林》卷五引晋·杨泉《物理论》:“傅子曰:‘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
-
积思广益
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集,亦作“积”。
-
俭以养廉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
进贤进能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
开诚布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
空城计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
临危受命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凌上虐下
《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
难以预料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
七擒七纵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
七纵七禽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
去邪归正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
任重才轻
三国蜀·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
三顾茅庐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上楼去梯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思贤如渴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
舌战群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
圣主垂衣
语出《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葛亮乾坤。”
-
事后诸葛亮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
事无大小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
事无巨细
《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
视微知著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
受制于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妄自菲薄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危急存亡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我心如秤
《冯堂书钞》卷三七引诸葛亮《杂言》:“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
万全之计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
不求闻达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候。”
-
胸中鳞甲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