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式成语
-
哀感顽艳
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
哀兵必胜
《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哀思如潮
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
哀感天地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
哀鸿遍野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矮人看场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
碍口识羞
《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碍口识羞,两相耽误。“
-
爱憎分明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
爱才若渴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
爱财如命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
安如磐石
《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
安危相易
《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
-
安如泰山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
安身为乐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
案牍劳形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暗箭难防
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
暗箭伤人
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
风不鸣条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塊,风不鸣条。”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傲骨嶙嶙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
哀鸿遍地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矮人观场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予观宋景文近体,无一字无来历,而对仗精确,非读万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后所及。今人耳食,誉者毁者,皆矮人观场,未之或知也。”
-
矮人看戏
清·赵翼《论诗》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
矮子观场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直是饥人见饭;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何殊矮子观场。”
-
爱才如命
语出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
安如盘石
荀况《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
安如太山
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
安若泰山
《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
敖不可长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案无留牍
清·朱彝遵《商丘宋氏家乘》序:“一十七年,国奢示之以俭,事烦行之以简,月要岁会,久而案无留牍。”
-
奥援有灵
明·文秉《先拨志始》卷下:“皆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
暗锤打人
《人民文学》1997年第7期:“哪个鬼东西敢出来跟我说说理?暗锤打人,是土行孙出身!”
-
暗箭中人
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
八方呼应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上下串连,八方呼应,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逐步实行、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到底只有较少人数。”
-
八面见光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
-
八字没一撇
《通俗常言疏证》卷三: “《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
八面玲珑
元·马熙《开窗看雨》诗:“八面玲珑得月多。”
-
八面威风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
八面莹澈
清 昭槤《啸亭杂录 尹文端公》:“年三十馀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
-
八面圆通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三八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
八面张罗
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虽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
八音迭奏
《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
白黑分明
《汉书·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
-
白虹贯日
《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
白驹过隙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
白头相守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
白头偕老
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宝贵双全。”
-
白眼相看
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
白鱼入舟
《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
百堵皆作
《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
百弊丛生
梁启超《政治学学理摭言》:“则以智慧程度未达于大多数,而欲幸福之程度进于大多数,未有不百弊丛生,而贻反对之徒以口实者也。”